• 产经
  • 钢铁
  • 能源
  • 航空
  • 家居
  • 家电
  • 软装
  • 建材
  • 养生
  • 瑜伽
  • 健身
  • 户外
  • 时尚
  • 搭配
  • 内衣
  • 鞋包
  • 7月进出口增速创年内新低 煤炭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回落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以年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毕陆名

    在进出口连续6个月保持较高增速之后,2017年7月份,首次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海关总署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增速也创今年以来的单月最低。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7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9,较上月上升0.4,显示未来出口形势仍较为乐观。

    8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7个月外贸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4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8.5%。其中,出口8.53万亿元,增长14.4%;进口6.93万亿元,增长24%;贸易顺差1.6万亿元,收窄14.5%。

    数据显示,今年7月,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环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例如煤炭及褐煤进口量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8.25%;钢材进口量环比下降15.31%,同比下降13.27%等。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进出口增速不及预期,一方面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和进口量均出现一定程度回落,对于进口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外需环境有所减弱,尤其是对发达国家出口有所降低,影响到出口增速。

    对欧美发达国家出口回落

    从海关总署发布的7月单月数据来看,我国进出口总值2.32万亿元,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11.2%,低于2017年上半年同比14.92%的平均增速;进口1万亿元,增长14.7%;贸易顺差3212亿元,扩大1.4%。

    分国别和地区来看,今年前7个月,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2.33万亿元,增长17.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5.1%;中美贸易总值为2.18万亿元,增长20.6%,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1%。

    但从7月单月来看,我国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均有所回落。兴业宏观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7月,我国对美国、欧盟出口回落是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同比拉动幅度较6月下降1.9和0.8个百分点。7月美国及欧元制造业PMI增速都有所放缓。从产品类型来看,7月份出口机电产品拉动相对6月下滑1.89%,高新技术产品下滑0.75%。

    从统计结果来看,7月份的进出口增速不仅没有达到此前金融机构的预期值,也是2017年以来,单月进出口增速首次低于15%,与进出口增速最高的单月相比,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7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创半年新低,反映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大幅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不过在出口、消费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经济也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今年以来有所放缓。“人民币汇率因素对于人民币计价的贡献率越来越小。此外,去年下半年外贸迅速增长,基数抬高,这也会对今年的统计结果产生影响。”

    煤炭进口量创近5月新低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铁矿砂及精矿进口量环比下降9.80%,同比下降2.43%;煤炭及褐煤进口量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8.25%;钢材进口量环比下降15.31%,同比下降13.27%。

    从价格来看,铁矿砂、铜矿砂、原油价格较上个月分别下跌了0.76%、0.36%和0.75%。原油仍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但涨幅回落6个百分点。刘学智告诉记者,大宗商品量价齐升的局面在7月发生逆转,对于进口增速的拉动作用减弱,成为导致7月进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影响下,国内对于钢材、铁矿砂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减弱;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热度逐步下降,对大宗商品需求也会产生影响。”刘学智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7月份,煤炭进口量已经降至近5个月以来的新低,为1946万吨。中国煤炭进口量较上个月下降11%,较去年同期下降8.3%。但从累计来看,今年1~7月,煤炭进口量为1.53亿吨,仍然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8.2%。

    光大期货煤炭分析师张笑金表示,导致7月份煤炭进口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一系列控制非清洁煤炭进口的文件出台。“海关清查煤炭的行动将会持续40天左右,在对国内煤炭去产能和对国外煤炭进行清查的双重背景下,煤炭价格可能会持续上涨。”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褚建芳则表示,从进口量上来看,虽然7月中国对原油、铁矿石和钢材的进口数量减少,但对大豆和谷物的进口量大幅增加,所以,当前内需扩大的放缓仅仅体现在边际上,经济复苏的动能依然良好。

    受到外需回落、部分大宗商品量价齐跌等影响,7月份进出口增速下滑。那么,接下来三四季度,进出口形势又会如何呢?

    刘学智认为,下半年,整个进出口增速应该不会高于上半年,一方面基数会不断抬高,另一方面,大宗商品量价齐升的趋势难以长期维持。“但当前的状况是由去年的恢复性增长向常态化转变的一个过程,7月份的进出口增速仍然在常态区间范围内。”

    相关阅读

    中国证券网讯 我国三大核电集团以及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400多名代表10日在山东烟台达成共识:在推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核能与核技术在供热、制氢、海水淡化、绿色[详细]
    (原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 机制改革的意见)发改价格〔2017〕19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详细]
    中新网11月10日电 中国石化方面宣布,由中国石化牵头承担的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适应国六清洁汽油生产关键技术”和“适应国六清洁柴油生产关键技术&rdq[详细]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电力体制改革专题会议”进一步推动电改,其中有关增量配电网扩容的内容引人关注。所谓增量配电网,原则上[详细]
    上证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近日召开了“电力体制改革专题会议”,会议明确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细化方向。  ⊙记者 王文嫣 ○编辑 林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