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经
  • 钢铁
  • 能源
  • 航空
  • 家居
  • 家电
  • 软装
  • 建材
  • 养生
  • 瑜伽
  • 健身
  • 户外
  • 时尚
  • 搭配
  • 内衣
  • 鞋包
  • 2017光伏地面电站规模有望达22吉瓦,未来市场仍然可期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阿宝

         对新兴产业的培育,政策扶持是各国通行的必经之路,其他产业如此,光伏行业亦然。

    事实证明,近几年,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我国光伏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的源动力。在经历几番整合之后,光伏已成为我国在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技术领先的产业之一,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政策助推光伏从稚嫩走向蜕变,而当下距实现平价上网仅差“临门一脚”的光伏产业,对政策、市场的关注也愈发谨慎。

    近日,适逢国家2017年光伏规模、技术指标等政策尚未出台之际,一则所谓的“重磅”消息在光伏人的朋友圈广为传播,虽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但是这一伪消息不仅给处于关键发展期的光伏产业添了堵,而且误导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群众。

    (▲该文章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

    以正视听,记者迅速请教了多位行业专家和同行,行业对此文判断基本一致——即这篇冠以“重磅”、“能源局”、“三道金牌令”、“给光伏产业降温”的文章,不仅难掩“标题党”之嫌,且多处出现对当前政策的误读,其论点逻辑混乱、主观臆断,经不住事实推敲。

    问题 1

    首先,该文中提到能源局的第一道金牌令是——地面商业电站基本冻结,暂成为小众市场。

    该文作者在并未真正理解国家政策下,主观臆断了光伏市场的发展空间。其所引用的《关于报送可再生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年度建设规模方案的通知》,与《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并非同一文件,得出这一结论有待商榷。

    事实上,出于国内生态环境与国际责任的考虑,大力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当务之急。国家出台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即使105GW规模也只是初步发展目标,发展上限并未封顶。

    近日,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司司长朱明

    也明确表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速度进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巴黎协定》,承诺到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的目标,国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并没有变化。

    国家发改委研究院研究员时璟丽也表示,光伏105GW的指标,是在当时全社会用电量下降的情况,为实现上述减排目标而制定的。2017年以来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到6.3%,电力需求逐步复苏,光伏产业的发展规模还将不断增大。“同时,在政府和电网的合理引导和调度下,全国弃光限电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弃光限电率同比下降4.5%,主要集中于新疆、甘肃和宁夏,其余各省均无大比例限电情况。总体消纳形势趋于好转,不会严重制约光伏产业的发展。”

    据记者了解,2017-2020各年光伏建设规模方案也即将下发。预计今年普通商业电站及集中式扶贫规模总和将达到14GW,加之8-10GW的光伏“领跑者”项目,2017年地面光伏电站总计可达22GW,光伏产业发展市场可期。

    问题 2

    其次,该文中提到能源局第二道金牌令是——“领跑者”开发总量与节奏受限,开发遇冷。

    引用的文件是国家能源局《关于2017年建设光伏发电先进技术应用基地有关要求的通知》的征求意见。声称“领跑者”基地发展节奏受限,不能一次性完成,第一年不能超过30%的结论,其言论是极不负责的。

    若仔细研读能源局这份通知,即可知今年的“领跑者”规模是扩大,而非发展受限。

    光伏“领跑者”计划旨在促进先进光伏技术应用和引领产业升级,自2015年起启动以来,不仅使光伏组件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也使光伏上网电价下降至0.45元-0.61元/千瓦时,与火电的差距大幅缩小,促进度电成本下降、早日实现平价上网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同时,国家推动光伏“领跑者”项目一直不遗余力。从2015年1GW的示范项目,到2016年5.5GW的规模,2017年“领跑”基地的规模将达8-10GW,从这一增量趋势来看,“领跑者”项目的规模正在逐年扩大。据了解,今年全国共有50余个市、县拟申报“领跑者”基地,行业申报活跃。

    同时,与以往不同的是,2017年的“领跑”基地亮点频现。除了规模的增加,也首次将“领跑”应用基地细分为两大基地: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和光伏发电前沿技术应用依托基地。

    记者获悉,常规的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规模将占80%以上,达到6-8GW;前沿技术应用依托基地约为1-2GW,因其代表光伏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水平,考虑其产能的限制,计划分期实施,出台了首年实施规模不超过总规模的30%。

    问题 3

    第三,该文中提到能源局的第三道金牌令是——启动绿证制度,分担补贴,指出国家可再生能源每年需支付600亿补贴,缺口巨大。

    鉴于此,也可为光伏行业算一笔账。

    光伏发展10年,截至日前,国家仅对前6批进入目录的2593万千瓦(约为26GW)光伏项目进行了补贴,这些项目拿到的财政补贴不足260亿,而光伏产业的发展却有目共睹。目前,光伏产品正在走进寻常百姓家,成本下降、技术提升以及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光伏自身的坚守和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

    经权威机构初步测算,在2020年,570亿元(不含税)即可满足所有规划内(约160GW)光伏电站的补贴需求。按目前用电量增长趋势预测,光伏补贴所需电价附加仅为1分钱,在2020年后实现平价上网则再无新增补贴,国家只需适当上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即可保证光伏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记者在之前多次采访中获悉,国家出台绿证的目的,的确有通过市场交易缓解国家光伏补贴压力的初衷,但凡事不可一蹴而就。就当前绿证而言,为自愿购买阶段,只是一种补充手段,并无替代国家现行的光伏补贴政策之力。

    而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仍是政策驱动,补贴重点在于弥补存量光伏电站所承载的前期研发和产业化成本。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也未能取消,例如美国仍有60%-70%的可再生能源依赖国家财政补助和税收减免。

    光伏作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发展10年,历练1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政策、市场、技术的催化下,需要“再送一程”。光伏产业正在告别稚嫩期,迎接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

    路虽长,终将至。相信告别稚嫩的光伏产业,不久也将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相关阅读

    中国证券网讯 我国三大核电集团以及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400多名代表10日在山东烟台达成共识:在推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核能与核技术在供热、制氢、海水淡化、绿色[详细]
    (原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 机制改革的意见)发改价格〔2017〕19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详细]
    中新网11月10日电 中国石化方面宣布,由中国石化牵头承担的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适应国六清洁汽油生产关键技术”和“适应国六清洁柴油生产关键技术&rdq[详细]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电力体制改革专题会议”进一步推动电改,其中有关增量配电网扩容的内容引人关注。所谓增量配电网,原则上[详细]
    上证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近日召开了“电力体制改革专题会议”,会议明确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细化方向。  ⊙记者 王文嫣 ○编辑 林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