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经
  • 钢铁
  • 能源
  • 航空
  • 家居
  • 家电
  • 软装
  • 建材
  • 养生
  • 瑜伽
  • 健身
  • 户外
  • 时尚
  • 搭配
  • 内衣
  • 鞋包
  • 赴台热度骤降拖累两岸航线 复兴航空宣布解散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静云

    本报记者 肖夏 上海报道

    接连不断的打击,复兴航空难再复兴。

    在毫无预警宣布停飞一天后,11月22日,中国台湾地区第三大航空公司复兴航空召开临时董事会,通过公司解散决议,并决定从当天开始全面停航。预计后续将有10万人次旅客受到影响。

    复兴航空近年流年不利。2014年和2015年接连发生的澎湖空难和松山空难,让其形象大受冲击;其低成本航空持续亏损也雪上加霜。

    突然解散的消息在两岸民航业界引起震动。2008年两岸直航启动时,复兴航空曾是首个执飞大陆航班的航空公司,其到去年在两岸航线上占有7%市场份额。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大陆赴台团队游客不到八千人次,同比骤降七成。台湾方面的统计也显示,今年两岸航线旅客人数一改往年增长态势开始下滑。

    民航业专家林智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复兴航空停运将会腾出一定市场空间,但由于今年赴台游客下滑严重,复兴停航对两岸航线市场的利好有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大陆多家上市航空公司半年报注意到,港澳台航线营收普遍下滑。为应对需求骤减,两岸航空公司都采取了停航和减少班次等措施。

    民航资源网专家、航空业内人士罗之瑜认为,远东航空和立荣航空两家规模较小的台湾航空公司今年也面临经营难关。

    复兴航空流年不利

    从暂时停飞到宣布将解散,复兴航空的命运突变只用了一天。

    11月21日上午,复兴航空多条航线的订座系统突然锁死,无法预订机票。当天下午,复兴航空便发布声明称22日停航一天,并称次日召开临时董事会后会与外界说明。

    此时外界并未预料到复兴航空情况的严重性。这家成立于1951年的航空公司出身显赫,创始人之一的陈文宽是二战期间第一位飞跃驼峰航线的中国飞行员。

    让员工和游客猝不及防的是,复兴航空22日的临时董事会通过了公司解散的决议,还宣布从当天开始全面停航。

    尽管理论上解散决议要在明年1月的股东大会通过后才能生效,但复兴航空的解散目前来看已是板上钉钉。不仅“宣布解散!”的声明很快被挂到了官网首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大陆有旅行社已经收到了复兴航空发出的如何处理退票的说明。

    携程23日提供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数据称,截至目前共有超过3000名旅客通过携程预订了11月22日以后出行的复兴航空机票。

    在22日的声明中,复兴航空将决定解散的原因归于此前的两次空难事故,以及航空业区域景气不振。复兴航空董事长林明升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共亏损超过22亿台币(约4.8亿元人民币),截至10月底亏损已增至27亿台币(约5.8亿元人民币)。

    2014年7月,复兴航空GE222航班在飞往澎湖马公机场时紧急迫降失败,48人全部遇难。去年2月,GE235航班在台湾松山机场起飞后不久遭遇单发故障,飞行员错误关闭了另一正常运营的发动机,导致飞机失去动力坠入台北基隆河,造成43人遇难。

    复兴航空旗下的威航也拖累了其经营业绩。两年前复兴航空推出了中国台湾地区第一家本土低成本航空威航,主要经营中国台湾地区至东南亚和日韩的短途旅游航线。但一直亏损,不得不从10月1日开始停航。

    两岸航线遇冷

    占到总营收四成的两岸航线一直是复兴航空的业务重点,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明显变数。

    从八年前拔得头彩直航大陆开始,复兴航空早早就将大陆航线作为经营突破口。面对体量大得多的中华航空和长荣航空,复兴航空甚至大胆提出“两岸直航的第一首选”宣传语。

    然而从去年开始,两岸航线整体客座率就已经开始下滑。罗之瑜介绍,中国台湾地区“民航局”统计,去年两岸航线多个月份赴台航线客座率不及80%,最低时期甚至不到70%。

    从今年5月开始,大陆赴台游客尤其团队游客数量加速下滑。今年前三季度两岸航线旅客人数为866万人次,同比下滑,一改往年两岸航线旅客一直保持的增长态势。仅在6月,两岸间的航班量就减少了400多个班次,旅客减少6万人。

    林智杰表示,复兴航空的退出或许能留出一部分的市场,但主要的空间会留给华航、长荣等台湾地区航空公司。

    但他对于两岸航线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认为目前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三大航、春秋和吉祥5家上市公司半年报注意到,三家航空公司的港澳台航线都在下滑。春秋航空的港澳台航线收入减少了22.05%,南航和吉祥的港澳台航线营收减少约5%和约6%,仅有国航和东航营收稍有增长。

    其中一家航空公司航线规划部门的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台湾航线的下滑情况远远比港澳台整体的数据还要严重。

    罗之瑜认为,复兴航空之后,远东航空和立荣航空也面临巨大压力。和开拓了远程航线的长荣和华航等不同,由于机队规模和机型的限制,两岸航线对于这两家航空公司更为重要。

    从去年运力数据来看,远东航空和立荣航空在两岸航线上仅占3%和5%的市场份额,并且两家获得的航线更多是大陆二三线城市,航线经营压力更大。

    (编辑:陆宇,邮箱:luyu@21jingji.com)

    相关阅读

    11月16日,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在迪拜航展上号称获得了“史上最大订单”。空客与美国投资机构Indigo Partners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向后者投资的四家航空公司提供430架A320[详细]
    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编辑 陈俊杰因一场跨国航司收购的未了纠纷,前湖北首富、东星集团创始人兰世立再次成为焦点。11月16日,广州警方正式通报兰世立相关案情,其中提及这场纠纷[详细]
    中国民航局:警告系统故障致南航CZ6406航班货舱报火警11月13日晚,南方航空公司从南京飞往桂林的CZ6406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后货舱出现火警,飞机于21:56安全备降长沙机场。机上151名[详细]
    11月15日,欧洲民航飞机制造巨头空中客车迎来史上最大单笔订单,这也是航空史上最大订单之一。根据空客官网消息,11月15日,空客与美国私募股权投资集团Indigo Partners旗下四家航[详细]
    网易科技讯11月15日消息,在今天的大疆秋季媒体沟通会上,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正式发布与苹果合作的Mavic Pro初雪白限定版无人机,并表示:“新品将于明天在全球500个苹果店上[详细]